舌头是感知味觉的主要器官。一些美食节目就用“舌尖上的~”做标题。尽管节目的总编说自己对美食“只是热爱,并不具有特别超强的味觉”,但他必定是个味觉齐备的人。因为现实中确实有丧失全部或部分味觉的人。
味觉
指能溶于水的物质分子被舌头检测出,产生的特定感觉。
人体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与嗅觉。前3个是物理感受,味觉与嗅觉2个是化学感受。
人的嗅觉灵敏性比不上大多数哺乳动物,但味觉却不落后,酸、甜、苦、咸、鲜等俱备。
人类的舌面上布满了葱头形状的味蕾,每个味蕾聚集了百十个味觉细胞,或叫味受体细胞。
细胞中最多的是G蛋白偶联受体,靠它联合其他受体接受味觉刺激,并将刺激信号编码后递给神经纤维,传到大脑后感知到“味道”。
咱们人类的舌头特别发达,所以能说会道,还会搬弄是非。舌上总共有将近上万个味蕾,(数量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在哺乳动物中名列前茅,这可是品尝美食的资本。
狗狗整天耷拉着的舌头上才1500个味蕾。猫咪们更差劲,连甜味都感觉不到。为什么这么大差距?这要从基本味觉说起。
基本味觉
日常食物的味道都是拼合的,叫做复合味。实验分析,各种不同味道是由几种简单的基本味觉拼出的,这和视觉是由三种原色拼出万紫千红一样。古人认为有5个基本味:酸甜苦咸辛。辛即是辣,现代研究辣是痛觉并非味觉。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人们认为味觉只有酸甜苦咸4个基本味。
1908年,日本学者池田菊苗首次从海带中提取到谷氨酸,提出了鲜味(Umami)的概念。
随着一个个其他鲜味物质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鲜味被普遍认同。直到2003年,最终确定了味蕾上的鲜味受体,鲜味才被正式认定为第5种基本味觉。
100多年来,人们误信了一个传言,认为舌头的不同部位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画出了味觉地图。比如舌尖感受甜味,舌尖两侧感受咸味,舌体两侧感受酸味,舌根感受苦味,舌面感受鲜味。
然而实验证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是一样的,都能感受5种基本味道。不信自己找有味的食物试一下。
味觉的选择
食肉动物的食谱很简单,选择性小,因此味觉远不如食草动物丰富和灵敏。人类居食物链的顶端,荤素通吃,选择性极多,因而味觉进化得格外发达。
喜欢或讨厌某种味道,是长期自我保护的结果。对能量的渴求,以及对毒物的惧怕,本能地趋利避害。这种本能虽不精确,很多场合会误判,但有助于选择吃有益的食物,抵制有害的毒物。
比如,甜代表碳水化合物,咸代表矿物质,鲜代表氨基酸或蛋白质,酸代表尚未成熟或腐烂的食材,苦往往意味含有毒物。
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三大能量来源,糖类和蛋白质都有代表味,唯独脂肪好似没有味觉为它代言。如此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物质,对于我们的祖先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没有味道真是不可思议!
寻找脂味
油脂对食品的风味贡献,普遍认为是嗅觉,也就是闻着香。然而,日本九州大学一个专门研究感官的团队,发现了脂肪的味道,作为第6种基本味道。
脂味
Oleogustus拉丁语,意即脂肪味,是正在有待进一步确认的一种基本味。
所谓“脂肪味”并非脂肪的味,而是构成脂肪的中长链脂肪酸的味觉。味蕾中有一种特殊化学受体CD36,可以识别脂肪酸分子。
脂味无论多少,都不那么强烈,因此我们平时并没意识到有这种的味道。到底它是什么味?很难用现成的词描述。如果硬给这种味觉一个形容词,可以用“腻”来不准确地表达。
脂味与苦味类似,在低浓度时能使食物的味道更丰富,增加食物的吸引力;但超过某一浓度时,就成为较难吃、令人产生反感的味道。
脂味受体的敏感度存在个性差异,正常人味蕾上的CD36数量较多,对脂肪酸敏感度也高。会及时报告大脑:“油脂吃多了!”,发出信号阻止继续吃下去。
与色盲者缺乏某种色觉类似,如果脂味受体缺乏或不敏感,就像上了年纪的人味觉退减而口味变重一样。麻木不仁的结果就是发胖,而且越胖越不敏感,走向死循环:
脂肪不敏感→多吃→脂肪更不敏感→更多吃→……
是不是这种人,可在基因检测中验证,说明与遗传有关。
减肥展望
遗传是肥胖症的重要因素。调控食欲和体重的基因有OB基因、LEPR基因、PC1 基因、POMC基因和MC4R等。
G蛋白偶联受体不仅在舌头上,有的还分布于胃肠消化道和其他组织上,用于其他功能。游离脂肪酸除了令味蕾的CD36受体感知脂味,还可与其他部位的G蛋白偶联受体形成配体。这些受体被称作防止肥胖的蛋白因子,尤其是GPR120受体,一旦缺乏可引起脂肪代谢减少,也导致肥胖。
GPR120受体还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乃至骨代谢、巨噬细胞抗炎活性有关。GPR120或可作为治疗结直肠癌的全新靶点。这些都与肥胖相关。
当然,并非具有“肥胖”基因就一定会胖,要学会把握不要被味觉缺陷蒙骗。并且希望能开发出不用加脂肪酸就能产生“肥”味的调味品,将是减肥者的福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