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粥
先说说他们的粥Kаша(嘠沙)。Kаша是俄罗斯传统早餐之一,甜咸皆宜,95%的俄罗斯人吃自家做的。
虽说可译作稀饭,可它是最浓的稀饭,介于稀饭和米饭之间。煮好后蒸去大部分水分,可以插住筷子,属于半流质。因为很稠,不说喝,而是说吃。
超市有卖каша的,样子很像酸奶。真正家常каша不是这样细滑的,主要是荞麦,也有燕麦、黄米、大麦或大米熬的。里边加入五颜六色的各种果干,俨然可以pk咱们的腊八粥。
Kаша比腊八粥更有料。战斗民族煮粥要加奶和油脂,从他们的一些谚语反映出这个特点。比如“没有黄油粥不香”、“黄油多不坏粥”、“粥都煮了,就别不舍得黄油”等。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生活水平下降不少。曾有示威游行队伍中打出“今日菜单:茶没有糖、汤没有肉、粥没有油”之类标语,表示抗议。
这跟他们的气候寒冷有关,需要高热量饮食。当然,喜欢吃甜的还要放蜂蜜,可谓香甜无比。外出活动前吃这个确实不错。
可对于婚后很少出门又爱吃каша的俄罗斯大妈,不想发胖都难。
历史上,粥与汤都曾是俄罗斯人的主食。除了我们学的那句,还有很多民谚,如“каша是我们的母亲”、“哪里有каша,哪里就有我们”等,都表达了这个意义。甚至请人去相亲,都婉转地说请到家里去吃каша。
中国人喜欢用“乱成一锅粥”来比喻混乱状态。与此类似,俄罗斯人也用каша形容脑袋“乱哄哄”、做事“出麻烦”、述说“言语不清”等。
俄式汤
与俄罗斯的粥相比,中国人更熟悉他们的汤。
Cуп相对应的英语是Soup,东北一些地区叫“苏波汤”就这么来的。俄文cуп泛指肉汤,鱼汤,菜汤等。其中щи是俄罗斯人最朴素的蔬菜汤,属于粗茶淡饭。
俄罗斯人与咱们的广东人一样酷爱喝汤,他们把汤作为正餐的第一道菜。俄式汤起源于14~15世纪。按照食物在俄罗斯出现的先后顺序,他们的汤先有了卷心菜,再有了胡萝卜、土豆和西红柿等。汤也由简入繁。有条件的还要加入牛肉、猪肉等。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描写烧汤,里边要加面粉,使之浓稠。面粉经过黄油炒过还可增香。他们也学起法国人做起了鱼汤уха(乌哈),多为鲟鱼汤。
除了农夫甜菜汤 xолодник、奶油凉汤окрошка等少数冷汤,大部分汤是热汤。
俄罗斯人喜欢吃凉菜,喝热汤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热食之一。作为头道菜,热汤也起到热身和开胃作用。
与каша以甜味为主不同,他们的汤大都是酸的。俄式汤除了简单的щи,还有复杂一些的杂菜汤солянка、红菜汤борщ等。
海派汤
——罗宋汤
著名的红菜汤борщ(勃尔西),进到中国来就改名成了咱们常说的罗宋汤。
Борщ是源于乌克兰的一种浓菜汤,在东欧各国都很普及。大多以红菜头为主料,常加入马铃薯、胡萝卜、菠菜、番茄、葱头和牛肉块、奶油等熬煮,呈紫红色,因而叫做红菜汤。
红菜头,即根用甜菜,红如火焰,又名火焰菜。
Борщ是从古代的白芷汤演变而来的,成为俄罗斯人的日常主食。它并没有固定格式,但都要事先把牛肉炖熟闷烂,然后兑入蔬菜中。吃的时候要配上一勺酸奶油,口味又酸又咸。罗宋汤是来到中国后给它起的外号。
1917年十月革命后,失去权利和财富的沙俄贵族一部分逃到了中国,即白俄。其中有些白俄在中国大城市开起了面包房和西餐厅谋生。
俄餐的特点是口味浓厚,酸、甜、咸、辣俱全,味道上酸>咸>甜>辣,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尤其是上海人爱吃甜,不喜欢太酸。因此改进版就多加糖抵消酸味,用奶油替代酸奶油。据说早期还有图省事加进大白兔奶糖的。
上海人也吃不惯红甜菜,于是便用番茄酱和番茄代替,不用或少用甜菜。因此汤色呈橙色、黄色甚至有绿色的。渐渐形成了酸中带甜、肥而不腻、鲜滑爽口的海派俄式汤“罗宋汤”。
俄式汤的英文译名为Russian soup,上海的文人将Russian音译成中文就成了“罗宋”。我觉得还不如按照清代以前叫“罗刹”贴切。比如英文字Modern,一般音译为摩登,到了哈尔滨的一家俄式餐厅就叫成了马迭尔。
脉络清楚了吧,红菜汤是各种俄式汤的一种,到了中国改造成了海派的罗宋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