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至11日,由中国药科大学主办、江苏省药理学会等单位承办的首届化学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发现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教授,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郝海平,东南大学教授陶纬国,与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美国圣母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江苏恒瑞医药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医药企业等领域的近200名顶尖科学家和精英学者齐聚一堂,直面药物研发领域里的创新靶标稀缺、靶点难成药等前沿技术问题,共同分享和交流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技术,深入探讨该技术在创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突破性作用,给与会代表们奉上了一道道精彩纷呈的学术大餐。
“原创药物研发及靶标发现已成为我国药物研发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各大药企也已纷纷将目光从仿制药转向了原创药。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郝海平表示,目前国内外主流的靶向药物研发思路往往需要先找准针对某个特定疾病的药物靶点,再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式,犹如“大海捞针”般从大量的化合物库中发现先导化合物,再逐步优化,最终获得创新药物。然而,这一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一直“瞄准”单一靶点,效率较为低下,局限性也愈发明显。直到近几年,科学家们开发出了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灵敏和准确的新兴技术。
蛋白质是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一公里”,蛋白质组是构成生物系统与执行生命过程的功能性实体,是人体表型(生理与病理状态)的直接物质基础。蛋白质组学这一概念提出于1995年,是继基因组学研究之后生命科学领域的又一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以色谱和质谱技术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驱动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快速增长,而与有机合成化学结合诞生的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新兴技术的突破,为寻找新的药物和药物作用靶标带来了新的机遇。
“化学蛋白质组学这一新技术,擅长分析活性分子或者药物分子作用在细胞乃至组织中的结合蛋白。因此,与传统药物发现‘万箭齐发’般的着眼于单一靶点进行海量分子筛选这一思路相比,化学蛋白质组学则能轻松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所结合的靶标‘一网打尽’。当它用于长期以来临床药效良好但靶标不明的药物,例如天然产物、中药,即可快速发现和鉴定全新的药物靶标,因而成为高效且强大的临床前药物研发的‘独门武器’。”郝海平教授坦言,这一特色体现了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巨大魅力,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创新药物研发的效率,更能发现已有药物潜在新靶点,这也为“老药新用”带来无限可能。此外,它还能解决部分化合物药效好但毒性大的问题,通过明确现有化合物导致毒性的脱靶机制,我们可以进一步改造药物结构,保留与药物靶点的结合,避免与毒性脱靶结合,从而获得新的药物分子。
“有趣的是,化学蛋白质组学不仅局限于小分子药物,我们还发现它能够应用于细菌、病毒等更复杂的、尺寸更大的复合结构。通过化学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我们就像给细菌、病毒安装了GPS一样,能够揭示出细菌感染、病毒入侵这一时间变化过程中的结合蛋白,提示我们这一过程中参与的复杂作用机制,这为我们明确新的治疗靶标,攻克细菌、病毒耐药的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契机。”东南大学陶纬国教授谈及化学蛋白质组学,对该技术在新药研发领域新靶标发现的应用充满了信心。
医药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药科大学已成为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和破解新药研发难题的重要推动引擎。该校努力将更多的学术资源转化为医药企业的市场资源,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融合,为医药科研创新链、学科链、技术链、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搭建平台。2019年6月30日,中国科协在第21届中国科协年会闭幕式上发布了2019年20个对科学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对技术和产业创新具有关键作用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药科大学提出的“原创药物靶标发现的新途径与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