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用米粉或面粉为主要材料蒸或烤制的食品。羔意指补品,米和羔合起来表示富有营养的食品。北方通常用面粉和杂粮制作发酵的发糕,南方多用大米制作。
大米粉制作的重阳糕流行于江浙沪,是花糕、糖糕、松糕、芝麻糕、蜂糕等糕食的统称,其中还有甑儿糕。
2008年,央视《舌尖3》中露了几秒钟熟梨糕,指明为天津著名小吃。其实就是甑儿糕。
甑儿糕
一种用模子蒸出来现做现吃的米粉糕。特点是黏、松、散,上面或里面可以加糖、果酱、果料或果仁等。
甑zèng,是自古就有的一种蒸食物炊具。
最早是陶制,后来升级为青铜,再后来改用铁、竹或木。
南方至今仍称蒸桶为甑,一般是木甑。
江南木甑
制作甑儿糕用的木甑特别迷你。底部的铁片有许多小孔,蒸汽透过小孔加热。它还有个特别之处,作底的铁片是活的,更像是个模子。
小木棍从底一捅,蒸熟的糕就出来了。因此也叫冲冲糕或顶糕。
天津熟梨糕
天津特产羊羹里没有羊。同样,号称独具天津特色的民间小吃熟梨糕,也没有梨的事。这是早期卖甑儿糕的小贩吆喝“熟哩儿”的谐音变来的。
做熟梨糕先将大米泡好,磨成带渣的粗粉。制作将米粉填入木甑中,放在蒸锅气孔上,片刻即可蒸熟。
气圆了木甑会发出嗡嗡的汽笛声,比吆喝声更具诱惑力。
白白的米糕蒸熟后捅出,涂抹上五颜六色的小料即可。
小料最初只有豆馅、白糖、红果三种馅料,逐渐发展到橘子、苹果、菠萝、草莓、巧克力、黑芝麻、香芋等酱料。
现场制作很简单,功夫大部分花在制作这些小料上。
木甑通常是3个,摞起来轮流用。因此有句歇后语“甑儿糕,一屉顶一屉”。意思是,一个接一个,相继而来。
天津叫熟梨糕,我想还有个原因,是怕和北京重名。老北京的甑儿糕比天津更早,也更传统,上面一般撒青红丝、玫瑰、瓜子仁等果料。
《北京晚报》有篇回忆文章,说卖甑儿糕的都是串街的南货车子。这些南方小贩,也卖桂花酱、金橘、甘蔗、青果。有时还卖甜酒酿,北京叫江米酒。由此看来,甑儿糕的源头在南方。
甑儿糕真相
甑儿糕是南北都有的点心,不止京津地区有。江南更普遍,过去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地都有挑担叫卖的,各地的制作和形状略有不同。
从形制和工艺上比较,南方比京津做法简单,有的只是带有芝麻糖或豆沙夹心的白糕。
起自南宋杭州的定胜糕更简单,去乌镇就能看到现场制作的。估计甑儿糕是从它演变而来的。
明代王鏊的《姑苏志》记载了苏州地区的甑儿糕。据推断,甑儿糕是明代从南方带到北京的,开始只是皇家糕点。清代大批宫廷小吃流向民间,又流传到附近天津等地街坊。在流传过程中有所变化。
甑字生僻,许多地方用其他字代替。
安徽有的叫粽儿糕;
湖北有的叫顶顶糕。湖北有叫挺糕的。湖北赤壁有条镇上的小吃街,还给它起了个“周瑜点兵”别名;
西南云贵川很多叫冲冲糕,贵州黔南独山县的冲冲糕流传了上百年;
南京人则多叫成蒸儿糕。
清·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等书,记载了南京秦淮河一带的甑儿糕,是老南京三百六十行之一。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也记载了扬州茶肆里卖甑儿糕。
南京城北有个地名迈皋桥,传说原名“卖糕桥”,是因为古时有个老婆婆在桥头卖蒸儿糕。故事未必是真,不过现代确有个卖蒸儿糕起家的芳婆。芳婆从溧水来到南京,每天挑担走街串巷卖糕。
那时人们将蒸儿糕当早点,或是为省钱买给婴幼儿当奶糕。放点白糖,兑上开水调成糊,就是很好的辅食。南京有句民谣“甑儿糕,呱呱叫,宝宝吃下睡大觉”。
如今满城都熟悉的芳婆糕团店早已不做这个了,只做可批量生产的茶糕。
继承和发展
以往卖甑儿糕的小贩,大多是挑担或推小车走街串巷。因其获利小且麻烦,卫生条件也难以保障,各地已越来越难寻踪迹。
目前人们意识到老手艺对发展旅游业的意义。濒临失传的甑儿糕,又在一些旅游网点和闹市区活跃了起来,重开了一些固定摊铺经营。
天津的媒体在甑儿糕(熟梨糕)的宣传上走在了最前面,带动了生意兴隆。九江和南京两地,都在商业区设下卖甑儿糕摊子的城市雕塑。
甘家大院里也有。
如今不仅海外有人慕名来学艺,南京还有人把甑儿糕做到新加坡去了。
甑儿糕在传承中也逐渐起了变化。近来有了肉松、咸肉馅料的。还有蒸熟后不是简单摆放小料,而是用不同颜色的果浆浇出笑脸等卡通图案。
还有用蛋挞模子代替木甑的。
南京有一些老人,留恋从小的记忆,新食客也想领略这种传统小吃的滋味。
甑儿糕不易保存,想吃别指望网购。不过做糕的模具倒是有卖的。
辨异
西安的特色小吃甑糕,与甑儿糕一字之差,不是一回事。虽然都是蒸出来的,甑糕是一大块,用的是糯米,中间加了红枣、红豆、果仁等,更像是八宝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