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肾毒性
肾是药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富集、排泄的重要
器官。近年来,因疾病谱复杂化、联合用药等,药源性肾毒性已成为导致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有关研究报道,全球进入非临床研究阶段的候选化合物只有 7% 因肾毒性而中止,非临床研究的肾毒性评价可能被低估。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可提示肾毒性风险的常规指标包括尿量、尿蛋白、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urea nitrogen,BUN)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等。
中药肾毒性的毒理机制包括:①直接损害肾小管。如服用雷公藤、关木通和鱼胆,可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些中草药中毒后引起消化道反应,由于剧烈的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失调,血容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肾缺血缺氧而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出现急性
肾功能损害。②直接损害肾小球。苍耳子含毒蛋白、苍耳毒苷等成分可损害肾实质细胞,致使肾小球变性坏死。③损害肾间充质。关木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病理也发现有肾间充质病变,电镜下发现间充质内线粒体变形、肿胀,部分微绒毛肿胀、排列紊乱。④中药致溶血反应对肾功能的损害。水蛭、蜈蚣和海马等中药可能引起患者溶血性反应从而导致肾功能的损害。⑤引起肾炎性改变。肾毒性中草药毒性成分及代谢产物在通过肾脏排泄时对肾产生强烈刺激,引起肾炎样改变。常见药物有土荆芥、槟榔、大蒜、鸦胆子、防己、白头翁、芦荟、巴豆和牵牛子等。⑥其他含重金属的朱砂、雄黄和轻粉等使用不当会抑制某些酶的活性而导致肾损害。另外,很多中药含有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物质,与某些西药配伍后有沉淀析出,对肾功能有一定损害。如双黄连注射液与氨基苷(硫酸卡那霉素)、大环内酯类药物配伍后立即出现浑浊,可能是注射液中的黄芩素遇到硫酸卡那霉素中的硫酸或其他酸性物质而产生了沉淀。
- 中药本身具有肾毒性
- 中药生长因素和药物污染
- 品种使用混乱导致中药误用
- 炮制或煎煮不当
- 用量过大致药物毒性积蓄
- 对中药毒性认识不足
- 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不合理
- 特异体质
- 合理组方用药
- 注重中药剂量和服用时间
- 严控中草药质量
- 加强中药材采集和收购人员的培训
中药肾毒性的研究思路
1.在中药复方中整体判断中药肾毒性
目前对中药的研究还比较倾向于对单味中药的毒性成分及毒理机制的研究,而对中药复方的研究尚比较缺乏。因此,对多味中药配伍的复方进行研究,科学地阐明更多中药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中药肾毒性的明晰和临床应用意义重大。通过中药材、饮片、炮制品和该药的复方物质基础分析,结合药代或(和)毒代动力学、量-效(毒)关系及时-效(毒)关系研究,针对肾毒性类型(如肾小球、肾小管或间充质损伤)和不同的毒性靶点,选择细胞或整体模型,结合肾病理损伤、血液生化学、代谢组学、毒理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的毒性早期发现及预警技术,寻找具有临床代表性或国际上新提出的中药肾毒性分子标志物,建立肾毒性早期检测技术。基于组学技术的系统生物学、探针技术以及新兴的网络毒理学等技术,多手段相互结合运用,系统评价中药材、饮片、炮制品和该药的复方肾毒性产生的原因、机制、肾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安全性评价等,为中药肾毒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参
考信息。
2.不同机体状态下肾毒性研究
目前大多数(有毒)中药中毒剂量、安全剂量、毒性大小和靶器官等毒性信息源于生理状态的正常动物,“就毒性论毒性”,并未考虑病理状态如病或(和)证的影响,与临床实际用药即辨证论治明显不符。根据中医理论,中药毒性是在临床辨证用药的过程中,通过其临床的治疗功效研究发现和认知的。中药的功效、不良反应以及证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不可单独地割裂开来。因此,对其毒性的研究应置于适应证、证候之中,在不同机体状态下综合、科学地评判有无毒性或毒性大小,真正准确反映临床应用时中药毒性的真实结果,揭示中药毒性的真正规律,更有助于临床用药方案的调整,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江苏省药理学会 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