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腌腊的季节。腌鱼、腌肉、灌香肠、火腿、风鸡等,凡是禽畜水产都可腌腊。蔬菜腌制中,以根茎类品种为多。叶用的腌菜品种较单纯,除了东北、天津等少数地区用大白菜加工酸泡菜和冬菜,各地基本上只用芥菜,其中最多的芥菜就是雪里蕻。因此很多地区称雪里蕻为腊菜。
腊菜,黄淮地区指雪里蕻,为分蘖芥菜的俗称,属于十字花科 芸薹属 芥菜的叶用变种。顾名思义,下雪天才显得茂盛,江南称其为雪菜。雪里蕻筋多,新鲜时不好吃,既不能炒菜,也不能烧汤,好像就是为腌菜而生的。腌好了后反而既能炒菜,又能烧汤。
各地由腊菜派生出不少腌菜,如安徽的腌腊菜,广东和浙江的梅干菜等。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冲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著名的四川宜宾芽菜,也是和雪里蕻相似的另一芥菜变种腌制的,当地叫大青菜。
不过,专以腊菜公诸于世的加工小菜,是盐阜地区知名的三腊菜。
传说600多年前明代施耐庵在老家兴化白驹场,每日以三腊菜为佐菜,写出了荡气回肠的《水浒传》。古白驹场是元末、明初两淮盐场之一,位于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相传古代曾天降形似白色小驹的陨石而得名。当时的盐场,经过数百年滩涂东扩,变成了内陆,增出数万亩良田。解放后从东台县析出大丰县,将白驹场一分为二,东部归盐城大丰,立白驹镇。西部(包括施耐庵的故居新垛镇)归泰州兴化。
施耐庵故居新垛镇,恰在大丰白驹镇和兴化安丰镇两地之间。因此“三腊菜”就成了两地的共同特产。名为安丰的古镇也有3个,东台、宝应、兴化三地都有。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了区别,兴化的安丰改称北安丰。北安丰的三腊菜列为兴化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三腊菜与外地的腊菜不同,不是泡在大缸里腌,原料也不是种植的雪里蕻,而是当地称作野麻菜的腊菜。家乡距离盐阜地区很近的汪曾祺,所写的《故乡的食物》中都未提及此菜,可见过去当地相当闭塞。如今这本来不登大雅之堂的乡间小菜,成了当地和附近过节餐桌上拼冷盘的重要角色。
所谓野麻菜,也叫野腊菜,就是沟塘边、田埂上,野外生长的雪里蕻。此菜无人专门种植,自然生长,所以比种植的雪里蕻辣味更冲。说它是原始野生的,我不相信。叶用芥菜都是人工培植选育的。很可能是早年某先辈在菜园子种过,后来逸出野化了。当地人不知其学名,称为麻菜,因当地对辛辣都称为麻。麻,也有表面凹凸不平的意思。比如天津、唐山一带的一种皱叶大白菜,就叫青麻叶。
制作三腊菜,还要加一味佐料,即芥末子,也是一种芥菜的籽。野麻菜的辣,芥子的辣,加上腊月天制作,辣与腊同音,由此得名“三腊”,或作三辣。三腊菜入口,顷刻间一股辣气直窜鼻孔,称之为“冲鼻菜”,继之攻入脑门。再吃几口,会令胃口大开,食欲大振。三腊菜做的好不好,就看它冲劲足不足。
野麻菜采回来,去除黄叶老茎,串好挂在荫凉处风口吹蔫。三九寒冬时节,将把干瘪的菜坯浸泡复软洗净。晾干水分后,即可制作。先切成细末,在锅里炒成半熟。与北方制作辣疙瘩(根芥菜)丝一样,只能半熟不能全熟。炒热是为了灭菌,过热则芥子酶失活,冲鼻味就出不来了。另用小锅把碾碎的芥子炒熟,然后与盐、糖等其他配料一起,与炒好的野麻菜充分拌匀。配料可加入切成颗粒状的辣椒或咸萝卜,为了增香还要加高粱酒。晾凉后装瓶罐压实密封,大约一两周后,即告成功。成品色泽绿如翡翠,吃在嘴里不辣,但辛辣窜鼻,眼泪都会掉下来。三腊菜中有较多的芥子油苷等含硫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异硫氰酸盐,从而具有冲鼻的辛辣味,开瓶扑鼻而来。该成分有防癌作用,常吃对人体有益。
外地来客第一次吃这个菜,窜鼻而打喷嚏的表情,当地人看到会很得意,说明这菜做得好。每吃一口都顿感舒心畅通,非常过瘾。加上雪菜本身的腊香美味,是绝佳的开胃小菜。
大丰和兴化都有了三腊菜加工厂,外地人也可通过网购买到。有点遗憾的是,厂家生产的是经过改良的新款三腊菜,为了适应老少和外地大众口味,降低了冲鼻子味。想吃老款的,还是到当地。外地人来买三腊菜,往往被告之“食用须知”:食前先将瓶子倒立三五分钟,让菜汁上下均匀分布;随吃随盖,减少特有的芥末味儿挥发,保持冲味长久;食用时加少量麻油和食醋,味道更佳。
与三腊菜有同工之妙的湖北宜昌市远安冲菜,为川湘菜的代表性做法,是加辣椒的,口鼻一起辣。四川一带也有用山葵或辣根替代真芥末的,而且用其他大叶芥菜做原料,冲味主要靠调料的芥末味来发挥。另外,广东地区的冲菜是芥菜根,即大头菜。以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腌制的最著名,称“荷塘冲菜”。
各地的腊菜都是在寒冬做成的,不正是为了迎接过大年吗?吃腻了大鱼大肉之后,三腊菜之类小菜肯定是最受欢迎的开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