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抗结剂哪个好?

食盐干嘛要用抗结剂?干嘛要用“有毒的亚铁氰化钾”作抗结剂?

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有少量杂质。并非所有的食盐都用抗结剂,颗粒较大的粗盐就不用。使用抗结剂的都是颗粒细小,看上去像粉状的食盐,也就是细盐才用。目的是防止食盐粉末聚集结块,保持松散和自由流动。几十年前,市场上极少细盐。大家用的粗盐本来就已经是结块的,也叫大盐,用不着加抗结剂。以前食盐也没有预包装,都是散装,小卖铺为了称盐还要备一把锤子,随时用来敲大的盐块。边远地区甚至只供应是大块的盐巴,做饭时在汤里涮一下,或在锅上划一下,就算放盐了。那时即便有少量的细盐,也确实不加抗结剂。结果经常是结块,使用起来极其不方便。有时结出的块很硬,勺子都插不进去,隔三差五要捣捣碎才能顺利倒出来。
食盐之所以会结块,是因为吸潮造成的。食盐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温度高时局部表面潮解为液态,并相互粘连,温度一低重新凝结成固态。反反复复就越结越大,越结越硬。结了块的食盐仍然能吃,只是使用起来不方便。防止食盐结块有两个办法。一是密闭不让受潮,但这显然难以做到;二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添加抗结剂。
抗结剂混在氯化钠晶体之间,附着在颗粒表面,减弱“晶格”的相互聚集作用,达到抗结块作用。我国允许在食盐中添加的抗结剂有4种:二氧化硅、硅酸钙、柠檬酸铁铵和亚铁氰化钾(或钠)。其中的允许添加量分别为:
单位 g/kg
硅酸钙:不限
二氧化硅:20.0
柠檬酸铁铵:0.025
亚铁氰化钾(钠):0.01
曾经允许使用的硅铝酸钠 ,在2014年新版《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删除了。另外微晶纤维素虽然在各种食品种类中不限制使用,但因其为有机化合物,盐业中几乎没有应用的。
当然,只是为了腌菜、腌腊肉、做泡菜等,不需要细盐,专有供应不加抗结剂的食盐。所有允许使用的食盐抗结剂,与其他食品添加剂一样,要经过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各种毒性试验。全部筛查后,没有问题才批准使用的。目前在我国的食盐中未发现有抗结剂超标的记录,也没有发生过居民因食用合格食盐而中毒等不安全事件。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借亚铁氰化钾(钠)发难呢?
在国家标准许可的4种食盐抗结剂中,前三者二氧化硅、硅酸钙、柠檬酸铁铵的名字,听起来好像比较“安全”,而且使用限量也高。亚铁氰化钾则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剧毒物质氰化钾,听起来就很吓人,而且它的使用限量也是最低的。将矛头对准它激起“民愤”最容易奏效。有人问了,既然有毒性更小的抗结剂,为何还要用亚铁氰化钾?

二氧化硅和硅酸钙固然更安全,但抗结效果稍差,需要加入的量较大,而且又不溶解于水。它俩在食盐里溶解后会产生浑浊。而柠檬酸铁铵虽能溶于水,不过会令食盐呈淡黄色,也会让人产生好似被“杂质”污染的误觉。氰化钾确实是剧毒物质,亚铁氰化钾名字和它差不多,但两者完全是不同物质。

亚铁氰化钾,分子式:K4[Fe(CN)6]·3H2O,属于配位化合物。系统名称(即学名)为:六氰合铁(Ⅱ)酸钾。
亚铁,就是Ⅱ价铁。罗马数字Ⅱ,即表示为牢固的共价键,而不是松散的2﹢离子键。
亚铁氰化钾的化学本性是亚铁氰-化钾,而非亚铁-氰化钾。从结构上,Ⅱ价铁与氰根(CN)的结合很牢在圈内,而钾在圈外(钾换成钠也一样)。亚铁氰化钾非常稳定,要加热到460 ℃才能分解出氰化钾。在烹饪中,即使油炸温度也达不到300 ℃,离亚铁氰化钾的分解还差很远。根本不用担心它会产生有毒的氰化钾。
有人不服气,说万一食盐用火烤,达到分解温度了呢。

国家标准,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添加量为0.01g/kg,也就是1g盐中含0.01mg。亚铁氰化钾本身是柠檬黄色的结晶,俗称黄血盐。可加的这个量,连影子都见不着。日常居民每天食用盐为6~10g,按照最大值10g算,一天也只会摄入0.1mg的亚铁氰化钾。即使全部分解,分解出的氰化钾也不过0.015mg(按照分子量计算0.1×65/422)。还不如一颗苦杏仁中的多。而氰化钾的致死剂量在60~250毫克之间。也就是说,即使全天吃的盐中的抗结剂全部分解成氰化钾,离致死量也还差至少4000多倍。而且氰化物还不会有慢性积蓄中毒的性质。如果靠抗结剂分解的氰化钾中毒死亡,要一次至少吞40㎏食盐!!!
国际上公认亚铁氰化钾(钠)的安全性很高,美国、欧盟、日本等都允许用作食盐抗结剂,有的国家也允许用亚铁氰化钙。比如美国可以用亚铁氰化钠,欧盟可以用亚铁氰化钾/钠/钙,限量基本和中国一样;日本可以用亚铁氰化钾/钠/钙,限量值是中国的2倍。

 

(江苏省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