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长就是加了防腐剂吗?

江苏省药理学会

网上很多人宣称,保质期一年的食品肯定是加了防腐剂。这种人可能从不看配料表,即使指给他看了也说是假的。为什么有的食品要加防腐剂,是因为这类食品不仅需要保存,更主要是存在“三有”:有充足的水分(准确说是水的活度高);有合适的温度。多数真菌和细菌在0℃~60℃之间都能生长,室温条件下更适合;有空气中暴露。包装没有完全密封,或打开包装后一次吃不完需要多次取用。

腐败,就是真菌或细菌的污染造成的。这“三有”都是微生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控制了其中的一有,就不需要放防腐剂了。干燥即可,晒干、晾干、烘干都行。缺了水,微生物无法生长,也就没必要加防腐剂。比如干菜、方便面、粮食等。储存的粮食控制水分也是这个原因。当然,储存不当受了潮还是要变质的。

再就是用盐腌或糖渍,虽仍有水,但水的活度降低,同样可起到防腐作用,也无需再放防腐剂。比如腌鱼、腊肉、咸菜等。过酸的醋、有一定浓度的酒,成熟的蜂蜜,也不需要防腐剂。

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微生物生长。高温可以灭菌,但也可能损失部分营养素,而且高温不适合持续保持。如果不密封,一旦温度降到室温,微生物可再度污染繁殖。

冷冻技术,以及冷链储运的出现,成了目前保持不腐的通用方法,根本不需要加防腐剂。家里买来的肉多,也是-18℃冷冻保存。

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所不在,只要食品暴露在空气中,就有可能污染而腐败。因此发明了罐头食品,理论上隔绝了外部空气,放再长时间也不会腐败的因而也不用防腐剂。

如果是结合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共用,那就更不需要防腐剂了。比如速冻加真空包装,超市里很多。再比如高温灭菌后密封,或密封后高温灭菌也很常用,常温奶就是,保质期都在半年以上。

但有一种情况,即使高温灭菌加密封了,还需要加防腐剂。这种情况就是包装物一次吃不完,分次取食。比如一些不太咸的瓶装小菜,就必须加防腐剂。如果足够咸或糖浆够浓也不需要防腐剂的,比如大多数腐乳、蜜饯。如果酱油的含盐量低、食醋的酸度达不到6,也需要加防腐剂。其实该加的防腐剂就要坚决加,它的危害远小于高糖、高盐,更比吃了发霉的食品安全。别信那些伪健康使者,他们为了制造焦虑对合法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剂抹黑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