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建议

建议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以及推动科技工作全面高质量发展,现建议如下。

  • 存在问题

1.科技创新意识与人才相对不足

部分院校与企业存在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对创新科技发展的政策,其前瞻性和创新性与发达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专业型人才、创新型领军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数量偏低,尤其是主导产业领域从事研发和实施科技果转化的紧缺型高层次人才较少。现有的科技服务队伍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技服务平台薄弱及成果转化质量不高

目前,省内部分城市,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缺乏承载科技服务机构的重点平台,没有中字头、国字号的研发机构。高水平院校数量较少,科研能力有限,现有科技服务平台也层次不高、数量不全、专业化程度低。部分院校虽有创新意愿,但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研发机构建设滞后、现有高层次人才难以开展高水平科创工作。

  • 原因分析

部分高校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仍属于亟需高水平建设阶段,高校层面整体对科技创新还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虽然每年在科研方面也有一定投入,但对于科技创新还缺乏战略思维和长远考虑,仅有一些有实力的院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力度比较大,而一些普通单位由于条件不足,难以吸引和支撑高水平人才的科研工作,使苏中、苏北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受限。

另外,部分普通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敏感度低、科研投入少、科研平台薄弱,从根本上也难以吸引领军人才入职,这可能让科技成果及专利申请质量本就较低的现状雪上加霜,变相的加大了科技创新风险,导致科创工作进展缓慢,直接制约了高校、企业乃至全市经济的全面新发展。

三、对策建议

总体而言,各级政府应坚持以重点产业为主体,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尽管资源有限,但要进一步发挥现有平台资源,对接各市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以成果为导向,吸引更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提高全市科技创新能和产业赋能。

1.引进人才,打造高水品科技服务队伍

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力量,广为宣传核心科技团队建立与成果落地性,吸引更多高层次领军人才加入,可围绕引进的紧缺人才在高校开展科技大师工作室。以创新项目为本的科技工作室,进一步推动反哺高校科研创新及高校科研平台的建立,随着高校科创平台的培育和完善,将吸引更多领军人才加入各个地级市现代化发展人才队伍,重点引进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能快速攻克产技术瓶颈、打通产业升级路径的顶尖专家。逐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服务队伍,在科技服务能力配套提升的前提下,推动科技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2.主体引导,促进科创成果落地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地位,以项目为根本,由根基牢固、平台资源好、有技术基础的一方为主导,同时减少对产学研合作的各方干预,为参与创新的高科技人才创造宽松的研发环境。围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立足“健康江苏”“美丽江苏”“平安江苏”,组织实施一批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进而,形成一批科技创新标杆成果,可开始实施新项目培育计划,支持其他企业应用已落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3.搭建平台,构筑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通过省、市科协搭建平台,在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信息资源整合,集合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的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构建以省级市场为核心、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中介机构,鼓励省外有信誉的科技中介机构来我省开展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吸引和培养专业人才进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工作。以创新成果产出为目标,组建核心科技团队,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方可资源共享,建立更为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面带动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从而实现科研共赢。

4.财政支持,实行产业化科技成果认定和奖励制度

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对科技创新投入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投入的方向之一。将科技经费重点用于提高各单位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待遇等方面。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形成“平台建设-资源共享-成果落地-人才引进”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正向大循环。

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和完善产业化科技成果的评价、认定和公示制度。优选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广,并对其产业化过程给予贷款贴息。对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财政应给予科技成果持有者相应的奖励。

站在“十四五” 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将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摆在创新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应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科技需求,推动更多先进科技创新成果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