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大名鼎鼎的蜜环菌

江苏省药理学会

小鸡炖蘑菇,可以是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招待贵客的必点之菜。当地有“姑爷领进门,小鸡吓断魂”的段子,足见这道菜的地位。这道菜里,首席代表是那蘑菇,小鸡只能算作跟班。

这个蘑菇还不是香菇一类普通蘑菇,而是排在人参、貂皮、乌拉草之后,被誉为“东北第四宝”的榛蘑。

Armillariella mellea,为真菌白蘑科蜜环菌的子实体。别名蜜蘑、蜜环蕈、栎蕈等。种加名mellea意即蜂蜜,英文就俗称榛蘑为蜂蜜蘑菇honey mushroom。因其菌盖表面滑腻颇似涂了一层蜂蜜,颜色也像。菌盖周边还带一圈环形印记,菌柄上部也有菌环,所以中文正式名就叫做“蜜环菌”。

榛蘑在整个北半球温带丛林中,都有分布。只不过东北森林茂盛,更适宜其生长。除了在东北的黑龙江、吉林的长白山林区,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都有,只不过各地叫法不太一样。比如西南一带也叫苞谷蕈.

榛蘑属于寄生真菌,在东北一般多生在榛子林下,故而得名“榛蘑”。栎树下也容易生长,所以也叫栎蕈。然而它绝不是只喜欢长在榛树、栎树上。榛蘑菌丝分解木材的能力很强,不挑剔环境和宿主,在各种针叶树和阔叶树上,不论是枯木、倒木或活树根部都能生长良好。因而在自然林、人造林、果园、城区都能找到它的身影。过去榛蘑一直无法人工培育,只能野生,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现在掌握了它的生长规律,早已有了栽培技术。但并未大规模推广,仍然主要靠野外采集获得。

榛蘑的生长期是每年初秋8~9月,越湿润生长越旺盛,所以最宜在雨后第二天采集。东北在这个季节也是榛子成熟阶段。当地居民利用休息日上山边采榛子边采榛蘑,号称“小秋收”。通常见到的榛蘑个头不大,5~13厘米,细杆小薄伞。柄多弯,松软且空心,显得很瘦弱。可真若长大了,伞开变平了,反而老了不好吃。小小的,伞盖未开的叫“榛蘑丁”。蜜环菌属生物种有40多种,另有一种假蜜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也很美味。别名树秋、青杠菌、青杠钻。菌丝体生长初期在暗处可发荧光,所以也叫亮菌。假蜜环菌的菌丝体和菌索含蜜环菌香豆素、麦角甾醇和有机酸等,对胆囊炎及传染性肝炎有一定疗效,并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不要以为榛蘑个头不大,就认为蜜环菌都是小巧玲珑的。要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生命体就出在这个蜜环菌家族。美国俄勒冈州马卢尔国家森林公园中发现的奥氏蜜环菌Armillariella solidipes,一株就占地面积将近9平方公里,年龄至少有2400年左右。它的菌丝已经发展成粗壮的菌索。不过,本属也有个别品种有毒,而且毒性还很大,千万要认清,以免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