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
黑白条纹相间的斑马人人识得。研究表明,斑马的条纹并非是用来迷惑大型食肉动物的,而是用于迷惑叮咬昆虫马蝇的。将条纹描画在牛身上,也能降低牛虻的袭扰。由此联想,人类穿条纹T恤或许可以降低蚊虫叮咬率。
于是问题就来了:拔光斑马身上的毛,它究竟是白马还是黑马?两种答案:一是说它本来是白色的,只不过长了黑色的条纹;二是说它本来是黑色的,但只是长了白色的条纹。这个问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是知名的“斑马效应”。
对于斑马,是“黑底白纹”,还是“白底黑纹”,难辨孰是孰非,在管理学上被称作“斑马效应”Zebra effect。“斑马效应”揭示,同样一个问题,由于角度或价值观不同,人们彼此会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神话中,有土地公,也有土地婆。玉皇大帝派他们去帮助凡人,但他俩的意见有分歧。土地公希望天底下人人都能富足,再无穷人;而土地婆则认为“有了贫富差距,凡人才知道努力。如果均贫富,就会导致人人醉生梦死”。
这就是民间俗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来历。不过,人们心里有杆秤,正因这个神话传说,民间都是只愿祭祀土地公,而对土地婆置之不理。
公与婆的观点不一,在人世间是很普遍现象,可以说是人之常情。比如一对夫妻在共同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以及其他诸多方面,不可避免地会有观念碰撞。双方都坚持自己的立场,从而激发家庭矛盾,引起争吵。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看待事情所处的立场不同,必然产生不一致。霍金在《大设计》一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养在有曲面的鱼缸里的金鱼,和人看到的世界就不同。在人看来某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从金鱼看来就成了沿曲线运动。反之亦然。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看问题要全面,多听听相反意见!意见的双方产生分歧时,正确的理解方式应该是“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多想想对方的出发点。如果互不相让的话,最后只可能落得个“两败俱伤”。
尽管有关斑马的两种说法争来争去好像都有道理,但实际上正确答案只有一个,即斑马的皮肤颜色是黑的。也就是说,斑马的本色就是黑马。斑马在胚胎初期身色全黑,长到一定阶段出现“障碍”,生出的毛有了白色条纹,呈“黑底白纹”。然而真相归真相,在真相没被揭示之前,人们对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这让我们想到了微观世界的“波粒二象性”。有一个故事很能诠释这个道理。以前有位老先生教了两个学生,他非常喜欢其中一个,又非常讨厌另一个。一天,两个学生都捧着书本睡着了,先生抽了自己讨厌的学生一大嘴巴说:“看看你,一拿起书本就瞌睡。你看看人家,睡着了还拿着书本!”两个学生情况一样,却给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类似的情况是装了一半水的瓶子,有人看到的是“半满”,有人看到的是“半空”!同样,对同一部《反分裂国家法》,有人称作“和平法”,有人指为“战争法”,评价大相径庭。这些都是“斑马效应”
古罗马时代,人们为了区分人行道和车马道路,就在人行道上砌上很多的石头,以此作为人行道的标志。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斑马线。实际上,“斑马效应”原本的含义并不是心理学或管理学上的概念,它与大街上行人横穿的斑马线一样,主要是用于道路的。不过,最初的“斑马效应”不是用于行人路线,而是灯光照明方面的术语,表达了路灯亮度的纵向均匀度。
在一条车道的路面上,路灯的正下方亮度较高,而两个路灯之间的路面亮度较低。因路灯间隔而出现连续反复的亮带和暗带,就形成了所谓的“斑马效应”。最小亮度与最大亮度的比值过大,明暗就显著。尤其是LED光源的方向性很强,这种现象更为凸显。如果驾驶员行驶在“斑马效应”较重的车道上,时间一长就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影响驾驶员的心理。由此会令人感到烦躁,造成反应速度降低,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为此路灯安装设计一般都要考虑到路面照明的纵向均匀值,以保证足够的视觉舒适水平。这种光斑照度不均匀的斑马效应,也在其他领域的照明上有所体现。比如博物馆里,斑马效应会对展品的展示效果的统一性造成影响,灯光设计上都会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