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药理学会
新药的发现很多是出于偶然,比如青霉素,是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在一次过失中发现的。他在做细菌培养时,不小心污染了青霉菌,结果发现这株霉菌的菌落周围有一圈抑菌圈,抑制了葡萄球菌的生长。从而发现了青霉素。
青霉素属于生物制药。而人工合成的磺胺,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抗菌“神药”,则是走了另一条道,开创了“化学治疗”的纪元。也就是说,“化疗”是从磺胺药开始的。它的发现也是个奇迹。1932年,德国化学家多马克合成了一种名为“百浪多息”的红色染料,因其中包含一些具有消毒作用的成分,所以曾被零星用于治疗丹毒等疾患。然而在体外实验中,它在试管内却无明显的杀菌作用,因此引不起医学界的重视。奇怪的是,“百浪多息”却能在体内抑制住链球菌,而在试管内则不能。进一步研究发现,“百浪多息”之所以是在体内具有抑菌作用,是因为它在体内代谢产生出了“磺胺”。磺胺类药物由此诞生。
这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案例在新药开发中很多,我们先举几个精神类药物的实例。丙戊酸钠癫痫是精神病科中较多见的慢性病症。抗癫痫病的重磅药物丙戊酸钠就是歪打正着发现的。早在1882年,丙戊酸就合成出来了。最初它是作为一种试剂(有机溶剂),用来溶解当时认为的活性物质。后来无意中发现,这个溶剂才是真正的活性物质。事情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有次一位癫痫者不小心误服了丙戊酸,非但没有出现预想的伤胃事故,却控制住了该患者的癫痫症状。于是开展了丙戊酸作为抗癫痫药的研究,发现它具有广谱抗癫痫作用。一次巧合的机缘,使丙戊酸迅速成为抗癫痫的重要药物。丙戊酸的抗癫痫作用十分全面,简直可以说是抗癫痫药中的万金油,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癫痫发作,比如对各型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局限性发作、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均有效,尤以小发作为最佳。同时它还具有稳定双相障碍症情绪的功效。因此往往成了低年资医生开处方的保险选择。临床上应用的丙戊酸,主要是钠盐和镁盐,有普通片剂、缓释片、注射液、口服液等多种剂型。实验室及临床研究显示,它的抗惊厥作用认为与导致体内γ-氨基丁酸(GABA)水平上升有关。
其实,比丙戊酸钠更早的抗癫痫药碳酸锂,最初也是由抗痛风药转过来的。精神类药物中类似歪打正着的还有著名的氯丙嗪。氯丙嗪结构上属于三环类药物(酚噻嗪类),原先是为了改造三环类抗组胺药物(抗过敏药)异丙嗪(非那根)结构开发设计的,目的是寻找新的抗过敏药。结果发现它的抗组胺作用不凸显,反而中枢抑制的副作用太强,实验小白鼠服药后对奖励性活动也不感兴趣了。由此,将其副作用扶正,成就了一个新的精神类疾病治疗药物。通过对氯丙嗪的结构修饰和改造,研制了三环类抗精神失常药,包括阿米替林、丙咪嗪、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在三环类药物的结构改造过程中,合成出了众多化合物,但成功的凤毛麟角,大多数不是效果不好,就是副作用太大而遭淘汰。其中就有一个多塞平,曾用名多虑平。这个药合成出来原本是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但因副作用太大准备淘汰。不料发现它的抗组胺作用太强,于是临阵倒戈,它又回到抗过敏药队伍中,皮肤科外用治疗过敏性皮炎。然而抗过敏药中还有一个普遍应用的药物苯海拉明,无意发现它有抗晕动作用。于是苯海拉明又多了个角色,成了大名鼎鼎的晕车药。我有时因蚊虫叮咬或其他原因皮肤瘙痒难眠,家里一时找不到止痒药物,就找一片晕车药,研碎后用酒精湿润后涂在患处,止痒效果非常好。它本来的老本行就是抗过敏的。
另一个歪打正着进了精神类疾病治疗的药物,是经典的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帕金森氏病,即震颤麻痹综合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最初无药可医。有一位患了多年帕金森病的老太太,因流感服用金刚烷胺片。在她服用金刚烷胺治疗流感中,意外发现帕金森病症状大大缓解了。于是金刚烷胺片摇身一变成了治疗帕金森病的特药,对少动、僵直和震颤均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他各类药物都有这样那样的出乎意料发现的。歪打正着虽不是新药开发的常态,但偶然的冒出的意外,很可能带来峰回路转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