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描写夏天,少不了带上有动静的蛙和蝉。昼夜不息的蝉鸣是夏天最鲜明的物候之一,直截了当地宣告了春天的远去。
蝉
半翅目 蝉总科昆虫,目前已知约有3000种,我国有大约有120种。最常见的是蚱蝉,俗称知了(蛭蟟)或借落子。
蝉古时还有蜩、蜺、䗁、蝒、螓、蠽、五色、日暮、马蜩、茅蜩、秋蜩、丕蜩、螂蜩、螗蜩、寒蜩、寒螀、蜻蜻、蜓蛛、蟪蛄、螗蛦、螇螰等称呼。
未见身影,先闻其声
蝉对植物来说是害虫,危害苹果、梨、桃、李、杏、樱桃、枣等多种果树。
但它对人的害处只在尖锐的鸣声,1万赫兹的震动,属于人类听觉的高音区。不同种类的蝉叫法还不相同。这种无法禁止的蝉鸣,甚至给人造成耳鸣的错觉,令本来闷热的天又徒增烦恼。
曾有个小伙子饱受蝉鸣痛苦,径直大放哀乐对抗!日本大阪在举办2007世界田径锦标赛前,也曾宣布蝉鸣为噪音污染!
只有雄蝉腹部的发音器才能震动发声。雌蝉的发音器发育不全,谓“哑巴蝉”。其实蝉鸣音并不单调,它有3种调门,分别表达求偶、集合和惊吓。若一大早蝉就在树端高奏,预告人们“今天天气很热”。
也有以蝉鸣为乐的,还有为秋后噤声的寒蝉产生悲悯的。曹植的“独怡乐而长吟”和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以及柳永的“高柳乱蝉嘶”,皆以蝉自比。
蝉鸣听惯了就不以为然了,我们少年时代初夏时节一听到蝉鸣就心痒。不仅仅满足于树上捕蝉,更大的乐趣在挖地下的若虫金蝉。可以说,没挖过知了猴不算有完整的少年。
昆虫寿星,数字才智
蝉鸣预示着它的生命即将结束,顶多一两周交配产卵后就死了。看起来它们生命很短暂,其实是个错觉,蝉可以说是世上最长寿的昆虫。
蝉的卵在枝头上孵化出的幼虫钻入地下,变成外壳金黄的金蝉。金蝉是若虫,不是幼虫!金蝉不同地方有叫爬杈、老咕隆或唐僧肉的,叫的最多的是知了猴或知了狗(龟)。
金蝉生活在地下吸食植物的根,成熟后爬出地面。它没有蛹的阶段,爬到树干上直接脱壳,羽化为生有双翼的成虫——蝉。
绝大多数昆虫,只有一年或更短的生命史。然而咱们看到的蝉只是它们短暂的晚年,它们在土中实际上已经存活了好多年了。也就是说蝉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地下度过的,一旦出来它们就不打算活下去了。
看看它们羽化后的成虫,除了有一对大大的复眼,还有3只像杨二郎一样的单眼!可我们对金蝉如何在地下度过暗无天日的生活却知之甚少。
极为有趣的是,蝉的生命周期年数都是质数。一般在3年、5年,7年、11年。北美洲还有长达13年和17年的周期蝉,平时见不到,突然集体出土,好似一场灾难!
蝉的寿命为何是质数?它们在地下耗着不出来,莫非是避免与其他蝉类周期重合,一起钻出争夺领地和食物?或者是为最大程度避免天敌?
不管是几年蝉,都从未见过自己的前世父母。古人正是见到它的蜕变,便认定其有“禅意”。常在死者口中塞一玉蝉以求复活来生。并将“绵延不断,连续相承”称为蝉联。
不迷信的人也不想它灭绝,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希望年年不断有蝉吃。也可以说,没吃过知了或知了猴不算有完美的人生。
零食小吃,营养食品
2013年5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可食用昆虫:食物和饲料保障的未来前景》的报告,全球有超过1900种昆虫是可以食用的,包括蚂蚁、蟋蟀、白蚁、蝗虫等,其中就有蝉。该组织的专家阿诺德·冯·赫斯教授到处奔走宣传吃昆虫。
蝉全身充满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味道也不错,像果仁一样。尤其是貌似京剧脸谱的发达胸部,一丝丝的肌肉比牛肉还香。中国古代吃蝉极为普遍,公元前300年的《礼记》中就有记述,并且是王侯筵席上的佳肴。其实全世界人都吃,欧美国家也有加工菜肴和冷冻食品出售。
告诉大家,最好吃的是刚羽化出来颜色发绿还没变黑的知了,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相对树上的蝉,吃的最多的是若虫金蝉,因为好捉到。其蛋白质含量38-58%,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堪称食品中的蛋白王。最常见的吃法为油炸,也有做成五香的。有的餐馆还有清蒸的卖。
浙江的丽水人一个夏天吃掉上亿只,相邻永康人一天能吃5吨!他们不怕麻烦,吃法与烹制小龙虾有一拼的“油炒知了”,也是经过好几道工序。北方也有吃蝉传统,江苏徐州是吃蝉重地,每天也要吃掉80万只。
如今蝉越来越少了,怎么才能满足各地吃货?
捕有窍门,养为上策
金蝉比蝉好捉,夜间利用其趋光性,寻捕树干上的或挖捕刚出土的。
浙江丽水人发明了在树干上缠绕胶带方法,蝉爬到光滑的胶带上不去被收集。
此方法经央视介绍,被各地采纳,还被一些公路管理人员用于防治行道树害虫上!
可一天吃那么多蝉,光捕捉根本不够!这些年来蝉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只能靠人工饲养。
河南、山东、苏北等地都有了人工养蝉基地。换了环境的蝉只需2年即可成熟,比自然生长缩短很多。比起养牛8吨饲料才能出1吨牛肉,养蝉将成为非常合算的食品资源。
养蝉还有其他收益,从金蝉脱掉的蝉蜕,也是一种药材。蝉蜕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即甲壳素),可用于生产氨基葡萄糖等药物原料。
金蝉被某种虫草真菌寄生,生出的大虫草又叫“蝉花”,是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食用菌。
不过,蝉也有个别人会对它过敏。各地均有报道,有人首次尝了几只油炸金蝉后便发生过敏,严重的险些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