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脯中的奇葩高粱肉

夫妻肺片不是肺,蚂蚁上树非蚂蚁。蟹肉棒里无蟹肉,鱼香肉丝没有鱼。

同样,高粱肉和高粱一点关系也没有,它就是温州鹿城区的特产猪肉脯。

它是清代温州横进巷的一家字号广进祥腊味店创制的。老板姓梁,身材很高,街坊称之“高梁伯”。

当地有依创制人身材起名的习惯,比如矮人松糕、长人馄饨。他创制的土制猪肉脯因此叫做“高梁肉”了。注意,原先是“梁”字,后来有人叫讹成了“粱”。

肉脯

就是片状的肉干。经过切片﹑调味﹑摊筛﹑烘干和烘烤等工艺加工而成。英文叫dried meat slice。很显然,肉脯起源自食物保存,与风干鸡、鹅、鱼和牛肉干、火腿一个道理。现在主要是作闲食小吃。

有二音,肉干、果干读fǔ,胸脯读 pú。

传统的肉脯都是肉片脯。新工艺又增加了肉糜脯,即用剁碎的肉糜加工,并可添加大豆蛋白等植物成分,利用碎肉弥补整块瘦肉的原料不足。现在除了用猪肉、牛肉做,还有了鸡肉、鸭肉、兔肉、鱼肉、驴马肉等做的。比如高粱肉就有鸡脯肉的。

温州高粱肉是用猪瘦肉切成薄片,拌以调味料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半透明状,脆香可口。

成品为生肉,买回家需要蒸食或煎炸、水煮后食用。现在也有即食熟品供应了。

肉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越做越精,主要体现在调味上。高粱肉调味的基本配料早已公开,无非是白糖、味精、酱油、料酒、精盐等,但其中有些加工技艺仍秘不外传。

靖江肉脯

江苏泰州的靖江肉脯,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荣誉。原料选用新鲜猪后腿的纯净瘦肉,剔去筋筋绊绊,切成薄片在调味料中拌腌入味。再用调过味的汤水加热煨熟,阴凉处风干。产品赤红透亮,味道咸中带甜。

虽说是休闲食品,但可作为宴席冷盘,切丁后可以炒鸡蛋,也可以炒茄子、土豆、莴苣、荷兰豆等,为淡口的食材加味。还可炒饭,烹炖豆腐,加葱花、麻油,口感鲜香非常美味。

靖江肉脯源于客家人。移居新加坡的福建客家人,1928年将猪肉脯传入广东。1936年广东汕头有3位商人听说靖江猪源丰富,带人千里迢迢来靖江,创办了“三友”美味食品厂加工肉脯。目前靖江已有了近40个品牌,最有名气的是“双鱼”。

新加坡肉脯

新加坡人可能特别喜欢吃肉脯,起码过年的时候必备,他们叫肉干。新加坡本地不许养猪,猪肉都是从荷兰、日本等国进口的,所以价钱不便宜。新加坡现有3家肉脯巨头,最大的一家是美珍香。它自1933年创立以来,像蒲公英的花絮到处飘飞一样,几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连锁,在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了几百家店。

新加坡吃肉脯的习惯,说来还是源自祖上闽西客家人。

明溪肉脯干

客家人千百年来经历迁徙,需要易于保存和携带的食品,于是有了“闽西八大干”,即明溪肉脯干、连城红心地瓜干、长汀豆腐干、宁化老鼠干、上杭萝卜干、清流笋干、武平猪胆肝和永定菜干。其中三明的明溪肉脯干为八大干之首,现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明溪肉脯干不拼粘,是用完整的猪肉片烘烤而成,精选瘦肉多而紧实的猪后腿加工。现有品牌十多个,其中赖七生的“三老”牌是公认的佼佼者。“三老”即工艺老、配方老、口味老,有熏香和酱香特点。

据说明溪肉脯干与700多年前当地百姓支援文天祥的南宋军有关。南宋的闽西猪肉脯与蒙古军队的牛肉干,都是双方作为军需物资的。

雀实香肉脯

闽南漳州也是客家聚集地,“雀实香”肉脯据说源自公元540年间的南北朝,有上千年的历史。

当地食品加工企业发掘失传特产,研发出了雀实香肉脯。雀:黄雀衔环感恩;

:实在、实诚;香:香气四溢。不过,现在工艺早已采取现代工业技术,比如肉经过排酸处理,肯定不是古老味道。

同样,色如枫叶的辽宁鞍山铁西区枫叶肉干,也是在吸收各地传统肉干的工艺基础上,研制开发的肉脯新产品。

肉脯新工艺

传统肉脯的缺点主要是口感,烘干脱水后肉纤维结构收缩变柴。肉脯极富营养,不烘干很容易腐败。现在工艺可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等保水剂,既提高柔软性,也不增加水分的活度,不易腐败。

有的产品在熟化过程中喷涂浓缩果蔬汁,增加复合口味。也有的为了缩短干燥过程,增加了油炸工序。

还有比普通的肉脯更薄的“猪肉纸”,想想四川达州的灯影牛肉。

新的肉脯国标GB/T 31406-2015,要求水分≤20%。肉脯依据蛋白质、脂肪、总糖含量分为三级。等级越高,蛋白质越多,糖和脂肪越少。

2018年一次检查,几乎所有受检的猪肉脯糖和脂肪含量偏高。而肉糜脯的蛋白质含量往往较低。

记住,美味也要进食适量。还要记住不要久放。

后语

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肉脯,叫“熬珍”,那时除了牛肉、猪肉,还有不少鹿肉。《说文》曰“脩,脯也”。古代肉脯也称脩xīū,十条结成一束,即“束脩”。孔子办学,学生入学带来束脩即可。后世用束脩作了学费的别称。现在用肉脯作为小礼品也不错啊!